“新时代 好时代 大时代”|让PPP的正能量服务美好生活
最新统计局数据显示,今年1-10月基础设施投资在年内出现了首次增速回升,其中民间投资加快,PPP项目对民企进入的政策见有成效。11月22日-23日第四届中国PPP融资论坛在上海举行,来自政府、高校、企业的专家将共同探讨PPP与一带一路、生态治理、乡村振兴的共建模式,探讨PPP模式发展新趋势。
财政部PPP中心主任焦小平作出重要讲话。
财政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中心主任焦小平出席论坛时表示,PPP改革是一项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体制、机制的变革,5年改革成效显著,全国已有4302个项目签约落地,带动投资6.6万亿,涵盖市政工程、交通运输、环境保护等19个领域一大批基础设施项目和基本公共服务项目投入运营服务。
焦小平指出,自去年8月份以来,财政部下发一系列的文件,建立了中央、省、市、县四级PPP项目支出责任,实时动态监测系统和风景预测机制。开展财政支出责任监管工作,将支出责任纳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,对于PPP支出超出本地支出预算的红线地区,坚决停止新项目入库。目前在全国2461个以实施PPP项目的地区,仅有6个地区的财政支出责任占比超过红线。在2018—2014年间,各省区录入项目管理库的最高年度财政支出责任占比不超过5.1%,PPP整体风险控制在安全区间内。
焦小平认为,PPP是一项打开走后门开前门的重要措施,同时也是一项积极的财政政策,这个不是大水慢灌,是精准的,以结果为导向的。同时这个积极财政是有度的带刹车的,因为我们必须严控10%的红线。另外PPP我认为最大的贡献在于打破垄断、放开准入让市场机制发挥决定性的作用,让市场活力得到充分释放,同时以财政资源为指导,优化市场资源配置。
本届论坛围绕——PPP助力生态环境治理、共建PPP“一带一路”、PPP支持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、防范风险与PPP金融创新、开启PPP大数据时代、PPP助力新区建设、PPP创造美好生活等7个议题,邀请60余位专家进行深入讨论交流,为推进PPP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。
为促进市场对接,论坛期间,云南省、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分别举办PPP项目专场推介会,向社会推介100个PPP项目,总投资达2,548亿元,吸引市场优质资源积极参与地方转型发展。论坛还设置了专门展区,29家政府、企业、金融机构和咨询机构等设置展台,广泛交流洽谈。
为推动开展PPP国际合作,更好落实“一带一路”倡议,论坛期间,财政部PPP中心与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 ( United Nations EconomicCommission for Africa, 即UNECA)、全球基础设施中心(Global Infrastructure Hub, 即GIH)、塔吉克斯坦PPP中心分别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,加强在信息交流、研究培训、能力建设、项目开发等方面务实合作。13个国家和7个国际机构参加会议,论坛专门设立了亚太国家PPP项目推介会,推介了伊朗、哈萨克斯坦、老挝、斯里兰卡、泰国等5个国家的78个项目,为中国企业“走出去”铺路搭桥,切实支持“一带一路”项目投资。
本届论坛受到各界广泛关注,来自中央部委、地方政府、社会资本、金融机构、中介机构等约1300余名代表参加了论坛。30多家主流媒体进行了全程报道,实现网媒、纸媒、自媒体及电视电台全覆盖,手机微信及网页端同步直播,方便各地关注PPP改革的人士及时了解动态。